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小机场近八成亏损难抵建设潮:客流量1天19人

2014-10-29 22:091110非凡发发网经济参考报
  近八成亏损为何难抵“小机场”建设潮

  □记者 苏晓洲 刘敏 翟永冠 张玥 北京报道

  “今天进港航班8人,出港航班11人。”这是湖南省一地级市机场7月份一个平常日子里的客流量“日报”。如此“冷清”的场景,是全国部分小型机场的缩影。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多地调研发现,多地正掀起一股主要起降支线航班的“小机场”建设潮。然而,这种看似繁荣的背后却是全国近八成“小机场”亏损,靠巨额财政补贴维持。

  “一周只有国航和南航的5架飞机起降,国庆长假前南航原本每周执飞4班,但现在客流量锐减,不得不降为一周两班。即便降价,上座率也只有两成多。”这是黑龙江省一个县城支线机场近日的客流数据。

  该机场一位工作人员透露,维持这样一个国家贫困县机场的运转,背后是政府的高额补贴。“南航往返一次当地县政府给予15万余元的补贴,而国航的往返补贴更是达到40万元。”

  悄然萎缩的支线航空市场更令一些业内人士担忧。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年旅客吞吐量低于100万人次的机场占近七成。一家航空公司今年2月起担负长沙至湖南一个地级市支线航班任务,两个月内总共只有425人乘飞机,被人戏称“专机”航线。

  那么,大部分亏损的“小机场”如何维持呢?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可谓“妙招”频出。专家称,在部分地方,20%的航线是由政府公务消费为机场填补客源,以及政府承包航线。江苏省曾有两地政府发文,鼓励公务员优先乘坐飞机,这种没有客流靠公干充数的行为,被业内人士抨击为“市场捧着行政的‘奶瓶’”。

  记者调查发现,巨亏之下,一些地方政府仍热衷机场建设。一位官员道出部分隐情:机场好比摩天大楼、高铁站等城市地标,代表一个城市的档次和综合实力,有机场才算“区域次中心城市”,而且建得越大显得越有实力。

  “招商引资压力太大,考核层层加码,年度同比还要有增幅。而一些招商引资对象接到邀请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可能就是‘你那里有没有机场?能不能快速将产品运出去,人才接进来?’所以,建机场一定程度上是被考核倒逼的,不绞尽脑汁想办法就没有出路。”这位官员说。

  除了被动逢迎,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领导热衷建小机场,也有主观政绩观方面的“小九九”:如今,“一把手”为官一任3至5年,一个机场建设也就三年五载,一般情况下,一个简陋一点的小机场投资大约3至5亿元,标准高一点规模大一点的支线机场投资规模可达十几亿元。这样一来,基础建设投资就有了“保证”,GDP自然就上去了。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说,应该警惕地方政府对机场的非理性投资,把机场当成政绩工程,盲目做大,导致供需严重失衡,资源浪费。同时,需要警惕各地政府间的“抢先”心理:同一块区域,你建了机场,附近的城市就批不下来了,于是都争先申请,谁先建设了谁占便宜,而丝毫不顾有没有实际的需求。

  为上机场项目,一些地方干部可谓费尽心机。一个内陆省份奉命“跑部进京”争取机场项目的三名处级干部,立下“钱跑不下来人绝不回来”的军令状,帮着“京官”打扫办公室,端茶倒水,终于完成任务。

  有地方政府官员坦言,前任修的机场、开的航线,在自己手上已沦为“鸡肋”关掉,空置维护成本很高,未来重开代价大;维持,本已债台高筑的财政,实在填不满这个“无底洞”。

  不过,对于小机场大面积亏损这一情况,也有业内专家持不同看法。

  “支线航空服务覆盖了全国70%以上的县域,对地区经济的直接贡献以万亿计。”中国民航科技研究院民航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胡华清说,“支线航空带有政府公益性质,不是用来赚钱的,不能仅算亏损账。”

  有研究表明,每新增100万航空旅客,就会直接创造800到1100个工作岗位,机场还可以改变经济区位,带动配套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活动。

  中国民航大学机场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志强建议,在机场建设布局上要充分和国家高铁网布局与建设进度协调,高铁经过的地区,新建机场要非常慎重,重点应放在建成多种交通方式汇合的综合枢纽建设上,特别是机场和高铁的无缝隙衔接,提高集输能力建设,扩大其航空服务范围。

  “在新疆、青海等地广人稀的省份,修建机场的成本远远低于修建公路的成本。未来机场建设更应向航空条件较差的这类地方倾斜。”王志强说。

  多位专家认为,像机场这样综合投入巨大、经济成本较高的基础建设,更应当科学规划,谨慎投资。“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人流货流量增长态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等状况,达到适度超前和合理匹配。”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副院长陈艳艳说。

收藏 0
打赏 0
题材多元 创新表达——2024年国庆档电影盘点
 国家电影局8日发布数据,10月1日至7日,我国2024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21.04亿元,观影人次为5209万。

0评论2024-10-10306

双11打折商品清单流传 天猫:从未发过此类清单
 原价6988的豪华按摩椅,双11仅售1.11元,折扣幅度0.02%近日,一份《天猫双11官方最全爆款清单(内部绝密)》流出,里面包含17个标签

0评论2014-11-08940

天价月子餐每月高达一两万:加工外包质量难料
 月子餐门道:加工外包质量难料  本报记者 陈时俊 上海报道  近年来,天价月子餐的案例频频出现。每日三顿正餐加三顿辅食,

0评论2014-11-08917

深圳成输配电价改革首个试点 市场化定价将成可能
    专家称,输配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输配环节的真实成本将呈现出来,市场化定价、自由竞价将变成可能

0评论2014-11-08868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新政率先出炉 “北广深”能否后续跟进尚待观察
 ■本报记者 包兴安   在央行出台房贷新政后,公积金松绑政策主要出现在二、三线城市,昨日一线城市上海市也公布了公积金贷款

0评论2014-11-08874

众筹贷款问题平台十月爆仓 38家卷走投资人6亿元
 刚过去的10月份P2P(即Peer to Peer,一般是指个人对个人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的借贷业务)问题平台的涌现,让投资者感受到了在

0评论2014-11-08947

民间借贷崩盘潮蔓延至川陕:80%资金流向房地产
原标题:民间借贷崩盘潮蔓延至川陕:80%资金流向房地产  编者按/民间金融无序地野蛮生长,在经历市场洗礼后终究会回归常态,只是衰

0评论2014-11-08828

输配电价格改革试点启动 向打破电网垄断发轫
 电改突围,一场破垄断的改革发轫  国家发改委:深圳市开展输配电价格改革试点,固定电网总收入  如果没有国家发改委傍晚突然

0评论2014-11-06527

南北车合并人事或先变动 两董事长均近退休年龄
■本报记者 杨 萌   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的消息几乎已经尽人皆知,不过,虽然消息已经公布了近一周时间,关于合并细节的公

0评论2014-11-06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