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电行业上演了一场隔空骂战,主角是家电巨头格力与消费者投诉平台消费保。格力通过“格力文传”发布了一份措辞激烈的打假声明,指责消费保无官方资质,排名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不透明,缺乏公信力,并指出消费保几年前已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营业执照被吊销。
消费保迅速回应,发布了一篇长文,指责格力在查阅企业信息时张冠李戴,故意诋毁其声誉,并拒绝更正声明中的错误。这场争论表面上是关于数据真实性和企业声誉的争议,实际上反映了格力在业绩压力、市场份额萎缩背景下的深层焦虑。
格力电器2024年的财务表现呈现出矛盾特征:全年营业收入约1891.64亿元,同比减少7.26%,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约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这种“营收降、利润增”的组合暴露了格力当前发展模式的结构性问题。
深入分析显示,格力空调业务营收下降4.29%,甲供业务大幅下降33.88%,拖累了整体营收。在国内市场,格力竞争力减弱,海外业务虽增长较快,但占比仅为14.9%,远低于竞争对手。格力通过削减运营费用实现了净利润增长,但这可能削弱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