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5月7日的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战机表现出色,成功击落了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斗机。这款由法国达索公司制造的“阵风”被西方媒体和军事界誉为“近乎完美”的四代半战机,印度为此投入巨资引进,希望借此在南亚空域占据优势。然而,歼-10CE凭借出色的机动性、超视距打击能力和高效的作战体系,成功压制了“阵风”。这一实战成果不仅证明了歼-10CE的强大性能,也打破了西方战机在国际市场上“不可战胜”的神话,引起了西方媒体的高度关注。
作为歼-10系列的先进型号,歼-10C装备了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超过300公里,并能同时追踪多个目标。搭配射程200公里以上的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其超视距打击能力十分强大。此外,歼-10C还采用了类似歼-20的隐身涂料和机身设计,降低了雷达反射面积,搭载涡扇-10B矢量发动机,推重比和可靠性出色,显著增强了机动性和加速能力。这些先进的技术性能让西方媒体对歼-10刮目相看。
现代空战已不再是单机对抗,而是整个作战体系之间的较量。在印巴空战中,歼-10与预警机、地面防空系统等紧密配合,形成了高效的作战网络。例如,巴基斯坦的ZDK-03型预警机为歼-10CE提供了全程数据链支持,使其在网络化作战环境中以极高精度锁定目标。这场空战中,歼-10CE几乎全程未使用本机雷达,大部分制导任务由空中预警机完成。这种“A射B导”战法的大规模实战应用展示了中国在空战体系构建方面的巨大进步,引发了西方军事观察家的持续关注。
歼-10CE的单价相对较低,仅4000万美元左右,而法国“阵风”战机单价高达2.4亿美元。尽管价格仅为“阵风”的六分之一,但歼-10CE却能提供80%的作战效能,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极具吸引力。在国际军贸市场上,性价比是很多国家采购武器装备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歼-10CE在全球军火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也让西方媒体重新审视中国军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歼-10战斗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的第四代战斗机,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从过去的模仿追赶走向自主创新的新阶段。它的出现不仅体现了中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巨大进步,也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对全球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也是歼-10登上西方媒体头条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