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门确定与每个国外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即让美国与贸易伙伴彼此征收的关税税率相等,并称将考虑对使用增值税制度的国家加征关税。此举可能对全球经贸体系产生重大冲击。
转向对等为基础的关税体系标志着美国对外经济关系逻辑前提的重大变化。二战以来,美国推行自由贸易,尽量降低关税,这一理念支撑了二战后美国对外经贸关系,也影响到国际经贸体系的构建。现在采取包括“对等关税”在内的手段,实际上是从自由贸易转向贸易保护主义,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政策调整,而是体现出美国经济政策理念在发生重大变化。
具体来看,美采取“对等关税”对不同贸易伙伴的影响各异。对美贸易关税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如印度、日本和欧盟受到的影响较大。这些国家和地区要么选择妥协让步,降低关税、拆除非关税壁垒,扩大对美贸易;要么保持关税水平不变,在美国加征关税后,对美出口下降。这两种可能性都存在。随着关税水平的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可能被扰乱。
目前看,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直接影响有限,因为经过多轮贸易摩擦后中美双边关税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尤其在2月4日美国对华额外加征10%关税落地后,美国对华平均关税水平已接近30%,高于中国对美关税水平。因此,仅从双边关税角度考虑,“对等关税”对中国影响有限,但可能会产生一些间接影响。
“对等关税”政策也将冲击美国国内经济。采取“对等关税”可能导致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这些负担基本由美国国内消费者承担,从而推升通货膨胀。目前,美国国内通胀水平已经出现反弹苗头,今年1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为2023年8月以来最大涨幅。一些美国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及企业代表警告,采取“对等关税”后,美国通胀水平可能进一步提高,还可能对制造业、零售业等多个行业造成严重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