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医疗服务不能趁火打劫 打破信息壁垒保障患者权益_网络热点_资讯_微发商务网

媒体:医疗服务不能趁火打劫 打破信息壁垒保障患者权益

   2025-06-19 08:37:58 红网微发商务网39
核心提示:近日,江西的唐先生将身患重症的孩子从江西省儿童医院转运至上海某医院,800公里路程被“民营救护车”司机收费28000元。司机没有提供价格明细,也未开具发票,费用直接转入个人账户。唐先生质疑这笔费用不合理

媒体:医疗服务不能趁火打劫 打破信息壁垒保障患者权益!近日,江西的唐先生将身患重症的孩子从江西省儿童医院转运至上海某医院,800公里路程被“民营救护车”司机收费28000元。司机没有提供价格明细,也未开具发票,费用直接转入个人账户。唐先生质疑这笔费用不合理。

事件的核心矛盾在于患者家属知情权与医疗服务信息壁垒之间的激烈碰撞。从医生“帮忙联系”到司机开出“一口价”,整个过程缺乏透明度:无收费明细公示,无正规发票凭证,款项直接转入私人账户。与南昌紧急救援中心1.1万元的合理报价相比,2.8万元的天价形成强烈反差,引发患者家属的质疑。

公立医院在此次事件中的责任缺位加剧了医患间的信任危机。面对家属对收费合理性的质疑,院方以“与民营公司无关联”为由撇清责任,却忽略了医生推荐行为背后的特殊意义。作为患者最信赖的专业主体,公立医院的每一次转介行为都附着权威背书,本质上构成了对服务提供者的隐性担保。这种担保要求医院对合作机构进行资质审核,并对服务内容、收费标准进行全程监督。当医院在转介过程中既未履行告知义务,也未建立后续监管机制时,实际上放任患者在信息盲区中陷入困境。

民营救护车“盲定价”的底气源于医疗转运体系的系统性失灵。部分公立医院救护车受限于“不能出省”等政策壁垒,难以满足患者跨区域转运需求,为民营救护车留下市场空间。但由于资金流向监管缺失,个人账户收款、无票结算等违规操作屡禁不止,给乱象滋生提供了温床。部分民营机构利用患者及家属在危急时刻的信息匮乏与弱势地位,以“ECMO转运”“夜间加急”等技术或时间因素为幌子坐地起价,将救死扶伤的公益服务异化为商业牟利工具。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对生命救援的亵渎。若监管持续缺位,类似唐先生的遭遇必将反复上演。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微发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微发商务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cn.wlchinahc.com/news/wfmy907344.html

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今日资讯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微发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资讯与建议:wfxx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