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水太深英特尔先溜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而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烧向内部的第一把大火,便直指汽车业务。
二季度末,一则内部备忘录宣告了这支非核心团队的终结,成为其数月裁员计划中,最先被公开祭出的一刀。
6月25日,有市场爆料称,英特尔将关闭小型汽车业务,并解雇该领域的大多数员工。目前,英特尔方面已向媒体确认了调整一事。
这并非一次寻常的业务调整,而是在AI算力格局剧变、竞争对手环伺的背景下,一场关乎存亡的“刮骨疗毒”。当英伟达的护城河出现裂缝,当AMD与OpenAI联手闯入,市场留给英特尔的时间和空间,都已不多。
臃肿帝国的“瘦身”自救
“我们正重新聚焦核心客户和数据中心业务组合,以强化产品供应并满足客户需求。”英特尔在声明中,为裁撤汽车业务的决定一锤定音。
这个从未在财报中占据显要位置的部门,连同其大部分员工,成为了公司战略收缩的第一个注脚。虽然英特尔官网曾提及全球有5000万辆汽车使用英特尔处理器,且持有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的多数股权,但关闭汽车业务的决定似乎不会直接影响Mobileye的运营。
这背后,是这家昔日芯片霸主不容乐观的财务现实。截至2024年底,英特尔总共有10.9万名员工。根据公司财报,2024年,英特尔公司净亏损达到1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0亿元)。从2022年开始,英特尔的营收就出现了下滑趋势。营收增长明显放缓,利润率持续下滑,股价长期低迷,昔日的光环,正在逐渐褪色。
曾经坚不可摧的“Wintel”联盟也裂痕渐显,苹果、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纷纷开始自研芯片,PC厂商也开始积极拥抱AMD等其他芯片供应商,甚至传出“弃Intel投AMD”的声音。临危受命的陈立武,面对的是一个机构臃肿、决策迟缓的庞大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