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买五金,金店出租黄金自救
两周前,29岁的欧阳奕刚办完婚礼。她是广州本地人,婚礼当天,她穿着秀禾,头上别着凤钗、脖子上挂着猪牌、手腕戴着龙凤镯,这代表了家人对她成立自己的小家庭的深切祝愿。
除了她自己、她丈夫,没有人知道她手腕上戴的3对龙凤镯,乃假金制品。这3对龙凤镯,是欧阳奕从闲鱼上花了348元买回来的。

▲
欧阳奕结婚当天,真金和假金掺着戴,如果全部购入真金,需要花费超过12万元。图/讲述者提供
在那之前,她首先考虑过租三金。然而,为了瞒过家人,她需要保证金饰能在家里存放较长时间,“家人想看的时候随时能拿出来”。如果选择租,无法保证时长,付出的费用也随之增高。其次,租金的高低与所租黄金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租到品相上乘的金饰,甚至需要付出几千元成本,她想了想,还是选择了更加平替的方式,买假金。
但“租黄金”结婚这件事,已然成为一些备婚年轻人降低成本的新思路。
去年底以来,国际金价不断飙升,让一些年轻人直呼结不起婚,如今购买三金、五金的成本比3年前直接翻番。2022年,国际金价还在300多元/克的价格带,如今已蹿升至700多元/克甚至更高,周大福、六福珠宝等珠宝大品牌,黄金饰品的售价一度飙至了千元每克,令人望而却步。以一套50克的金项链、金手镯、金戒指为例,2022年总价约2.65万元,2025年飙升至5.4万元,涨幅达103%。有人感慨,购置三金的钱,都可以买辆电车代步了。
金价越高,溢价高的金饰消费越低迷;金价暴涨,金店却因为进价上涨、利润被压缩,纷纷关门。消费者更看重黄金的投资属性,倾向于购买更“便宜”的金条,一些人甚至只购买积存金,像炒股一样炒黄金,根本不需要和实物打交道。甚至作为结婚刚需的三金、五金,很多人也不买了,选择折现给女方,或者寻找平替。

▲
金条成了不少人购买黄金的首选。图/视觉中国
根据披露的财报数据,多家黄金珠宝企业今年一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中国黄金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2.96%,老凤祥和周大生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也超过了两成。
为了挺过金饰消费“寒冬”,一些企业开始推出“租黄金”业务自救。
广州天河市中心摩登百货一楼,黄金珠宝柜台前冷冷清清。绕过这些柜台,再经过几个化妆品专柜,最靠近出口的一家店铺,写着“婚庆首饰租赁”,海报上是一位穿着秀禾,戴着凤钗的女性。
39岁的李宏是这家首饰租赁店铺的员工,而这家店,在两个月前刚刚开业。李宏20多岁来到广州,过去一直在黄金回收行业的连锁企业工作。过去,公司的业务包括回收黄金、定制黄金和金钻销售。刚开业的黄金珠宝租赁公司,正是公司旗下新开辟的业务。
之所以要多开一家黄金租赁公司,就是因为,黄金买卖生意显而易见地不好做了,“无论是零售还是回收,风吹草动都容易受影响”。
零售很不好做,这是目前的行业共识。长沙人叶斌在深圳水贝从事黄金批发已经八九年时间,有自建的工厂,过去主要对接C端的零售,把金饰销往全国各地。2023年年底到2024年,是深圳水贝市场生意最好的时候,他的工厂彻夜加班,如今单量减少,工人们变成了“965”的国企作息,周末不加班,有时工作日的下午都不用开工。
叶斌不止做批发,还在湛江、海口等地加盟过品牌店,如中国黄金、周六福等等。过去,品牌是吸引消费者进店的招牌,现在,却由于溢价成为消费者反复比较之下被舍弃的一端。两个月前,由于一直亏损,他位于湛江徐闻县的最后一家加盟店宣告闭店。
加盟品牌店需要付出加盟的成本,为了省去这份钱,今年以来,叶斌在水贝大厦的一楼开了一家直接面向消费者,出售金饰的店铺。五一时,借着结婚高峰和母亲节的消费刺激,状况还算不错。然而五一之后,“销量断崖式下跌”。
与门可罗雀的黄金零售店相比,黄金回收店门口排着长队。许多人翻出自己家里的陈年旧金拿去回收,“接洽最多的就是结婚了之后,三金五金没有用武之地了,看到价格上来了就拿去卖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