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推动老有所养所为!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推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直接关系到百姓民生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从制度创新到服务落地,从资源扩容到结构优化,一系列惠及亿万老年人的深刻变革稳步推进,旨在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正午时分,浙江省海宁市硖石街道的西山爱心食堂内饭菜飘香。67岁的刘奶奶表示,她和老伴常在这里用餐,既方便又便宜,一荤一素只需9元。硖石街道有60岁以上老人2.2万余人,约占辖区总人口的三成。为解决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等用餐难问题,2023年4月,爱心食堂正式运营,年助餐服务可达11.96万人次。刘奶奶的生活变化反映了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快速发展的现状。近年来,全国共建成约8.6万个老年助餐点,各地在政府统筹基础上,因地制宜探索出了“社会餐饮+委托服务”“中央厨房+专业配送”等模式,不断提升老年助餐服务水平。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大部分老年人倾向于在熟悉、就近就便的环境中安享晚年。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多措并举引导专业优质资源向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聚集尤为重要。发布规划用地和设施建设等支持政策,出台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十四五”以来,系列政策保障助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加快发展。老年助餐助浴、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物业+养老”等服务更加方便可及。《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6万个,养老床位合计799.3万张,其中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6万个,床位291.5万张,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日渐完善,服务体系持续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