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近日将返回地球,东风着陆场2日晚完成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全面检验夜间搜救回收任务的组织指挥、协同配合以及应急保障能力。这是继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八号之后,第三次在夜间低温环境下执行此类任务。
东风着陆场构建了“空地一体、立体协同”的多维搜救体系。空中分队、地面分队、信息支援分队及搭载照明设备的无人机分队紧密配合,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依次开展返回舱搜索、航天员救援、返回舱处置等工作,并建立警戒区和架设现场照明设备。通过综合演练,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全方位检验与提升。
夜间搜救的最大挑战在于能见度低且地形复杂。此次演练重点检验了在复杂条件下发现和处置返回舱的能力,强化了指挥协同、空地协同、通信协同和力量协同,提升了搜救回收效率。
演练现场,3架搭载高功率LED灯组的系留无人机在目标区域上空组成照明阵列,覆盖半径达300米左右,亮度能够满足返回舱作业照明需求,为航天员出舱及返回舱处置等各项工作提供可靠保障。相比传统地面照明方式,系留无人机具有续航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可通过实时调整照射角度灵活满足不同位置的照明需求。
为了应对寒冷天气,东风着陆场对3台医监医保车进行了低温环境适应性改造,车内温度可稳定维持在25摄氏度左右,并搭载紧急供氧系统及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确保航天员出舱后体温正常,感受到家的温暖。
地面分队已对着陆场区进行全面勘察,规划出多条应急通行路线,并升级车辆照明系统,确保在暗夜环境中以最快速度抵达现场。自神舟二十号返回搜救回收任务启动以来,各搜救分队开展了多轮次针对性训练,空中分队进行了静态联调、动态测试、人员机降等训练;地面分队完成了沙漠地形驾驶、夜间驾驶、返回舱处置等训练项目。
目前,东风着陆场搜救装备已完成性能调试,通信链路实现全时段覆盖,全体搜救队员正以最严谨的态度和最温暖的方式,静候航天员平安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