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泡泡玛特直播翻车”登上热搜。据报道,10月6日晚,在泡泡玛特抖音官方直播间,一名工作人员展示新发售的“DIMOO新生日记系列挂链盲盒”时无意中表示:“这东西卖79元确实有点贵。”另一名工作人员则回应道:“没事,会有人买单的。”

这段未经剪辑的对话揭示了泡泡玛特盲盒经济模式背后的真相。作为盲盒经济的代表,泡泡玛特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从商业模式上看,盲盒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情绪经济,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种未知的惊喜。这份惊喜不仅来自开盲盒的随机性,还源于品牌通过IP设计赋予产品的差异化价值。消费者拆开盲盒时,期望得到的是独特的IP形象,这种期待背后是对品牌所提供独特体验的向往。
然而,直播中的那句直接评价“有点儿贵”,却像一把利刃,刺破了盲盒经济的价值泡沫。许多消费者突然意识到,自己珍视的情绪价值在商业逻辑面前或许只是被包装成稀缺、独特的营销话术,掩盖定价虚高的幌子。这种认知落差带来的失望可能远比价格本身更令人受伤。
对泡泡玛特来说,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修复消费者脆弱的情感信任。盲盒经济高度依赖IP叙事,未来不在于继续制造价格迷雾和信息不对称,而在于通过持续的内容创新来证明溢价的合理性。当消费者真正愿意为IP文化和品牌理念买单时,79元是否昂贵将不再是问题。
因此,与其试图掩盖这次口误,不如借此机会反思:如何让产品价值真正匹配价格标签?如何让粉丝感受到尊重而非算计?现在的价格体系是否有调整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闻评论区,许多网友担心两名工作人员会被开除,这不仅是对打工人的共情,也是对品牌容错空间的期待。一个以情绪价值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应明白“人”的重要性。以更大的胸襟包容内部人员的无心失言,善待员工,这种人性化的内部文化或许比华丽的营销话语更能打动人心。
在情绪经济时代,无论是对待消费者还是员工,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