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能源汽车全额免征购置税政策即将结束,各大车企已开始争夺订单。截至11月13日,包括理想、蔚来、奇瑞等在内的17家主流汽车品牌推出了购置税兜底方案,为今年锁单的消费者自掏腰包补贴购置税。
从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减半征收。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公告,2024年至2025年底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可继续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而2026年至2027年底购买的则减半征收,每辆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车企自掏腰包补贴购置税的原因之一是自身产能爬坡,交付周期较长,部分热门车型交付周期长达数月。另一方面,车市进入年末冲刺阶段,车企借机促销抢夺市场订单。车企普遍承诺年底前锁单用户若因生产或运输等原因跨年交付,将全额补贴购置税差额,以保障用户不因政策变动产生额外支出。补贴形式多样,包括使用购置税差额补贴券抵减车价、尾款现金减免、现金补贴等。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受政策调整影响,消费者年末购车紧迫感增强,更注重提车进度。为应对交付周期延长导致的成本上升,车企纷纷推出购置税补贴方案,这种兜底式方案只是暂时行为,未来不可持续。由于热销车型排队购买,许多消费者转而选择平销车型,推动了车市消费热度持续上升,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77.2万辆和171.5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20%,渗透率首次突破50%。今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超1300万辆,同比增长约33%,占比升至46.7%。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10月,车企抢抓年底政策切换窗口期,维持较快的生产供给节奏。企业新品持续密集上市,行业综合治理稳步推进,汽车市场延续良好发展态势,月度产销量均创同期新高。
在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力度减缓背景下,新能源车企正加大促销力度抢夺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从2026年起,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纯电续航不足100公里的将无法享受购置税减免。这意味着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具备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车企将进一步扩大份额,行业分化将越来越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