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部近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提醒,公众应警惕开源信息成为泄密源头。未经脱密处理和风险隐患评估的敏感信息,在互联网上公开传播,可能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利用,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开源信息通常指公开可获取的合法信息资源,如社交媒体帖子、网络论坛讨论、博客文章、新闻报道和卫星图像等。这些信息来源广泛且获取成本低,包含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情报,可能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重要情报来源。民众需特别注意采购招标、信息公开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可能存在的泄密风险。
在涉密采购过程中,需要采取保密措施以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如涉密工程建设和档案数字化。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缺失或工作人员保密意识不强,采购内容和用途有时会违规公开,甚至在招标文件中标注涉密技术参数,这威胁到了国家秘密安全。
根据规定,机关单位在信息公开前应当依法进行保密审查。然而,个别单位未严格履行这一规定,将涉密文件上传至公开网站,导致失泄密事件发生。
社交媒体上的泄密行为也不容忽视。一些户外爱好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涉及敏感禁拍区域的图片,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相关区域的管理秩序,还可能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利用,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
开源信息的公开性和易获取性使得敏感信息容易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所利用。他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关联分析,对目标实施精准追踪,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情报。因此,保密工作面临着更大挑战,需要更加严密有效的措施来防止信息泄露。
国家安全部提醒广大公民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警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在网上活动时应保持清醒,谨言慎行,防止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获取开源情报的源头。如发现可疑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