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父亲不承认自己患了抑郁症。面临心理疾病时,老年人常认为这是矫情。家庭照顾者面对有严重情绪问题的高龄老人时,也会觉得“老人越活越像小孩”,难以应对。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问题在老年人中通常被忽视或错误对待,导致精神障碍在老年群体中的隐匿性。
2021年2月的一个晚上,大学教师林依依收到父亲林国强的信息,称自己一周吃不下东西,几乎无法入睡。林依依断定父亲患上了精神疾病,但林国强坚持否认。最终,女儿叫了救护车将他送进医院急诊科排查生理性障碍。经过治疗,林国强暂时恢复了睡眠,但不久后再次出现类似症状。这次医生建议林依依带父亲到精神专科医院进行诊断,最终确诊为重度焦虑共病抑郁障碍,需住院一个月。
林国强是南方某一线城市郊区一所职业学校的校长,即将退休。告诉别人自己有精神疾病让他感到丢脸。实际上,抑郁和焦虑在老年人中并不罕见,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也是精神科常见的共病形式之一。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年人往往伴随躯体化症状,如失眠、胸闷和食欲不振,辗转于各个科室寻医却找不到症结所在。
根据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的数据,在60岁及以上成年人中,约14%出现精神障碍。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迅速发展,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近2.97亿,占总人口的21.1%。这意味着大约有4158万60岁及以上人口出现精神障碍。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根治老年人的抑郁和焦虑症过程复杂,最难的是迈出第一步,即老人对自身精神问题的觉察。
林国强与妻子分居多年,婚姻生活如同空壳。他在学校公寓独自生活,临近退休时睡眠问题愈发严重。林依依海外博士毕业后在国内知名高校任教,事业蒸蒸日上。她认为父亲是个无能的自负者,既不能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又不愿承认失败。在家,林国强常常抱怨怀才不遇,遭遇挫折时会说“很多人在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