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IPO显现新常态!自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以来,2024年券商投行业务受到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影响。截至12月20日,全年仅有94家企业成功IPO上市,融资规模为613.05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了69.97%。
从单月数据来看,1月首发家数达到14家,为年内最高,募资金额共118.83亿元。此后,2、4、5、6、7、8、11、12月的IPO数量均为个位数,而9、10月出现小幅回暖,IPO企业分别达10家和11家。市场年内IPO撤否家数达432家,撤单为主要因素,有9家IPO被终止注册,撤单率同比增长59.93%。
2024年内,仅31家券商IPO项目有收成,券商投行业务呈现出显著的“马太效应”。排名前五的券商年内IPO保荐承销收入合计20.90亿元,占行业总收入的50.52%,前十名券商该收入为146.86亿元,占比达76.94%。中信证券和华泰联合在券商承销保荐收入方面位列前两名,分别为5.39亿元和4.70亿元。国泰君安、中信建投、海通证券分别排在第三至五位,实现IPO承销保荐收入分别为4.01亿元、3.51亿元和3.29亿元。中金公司、民生证券、中泰证券、招商证券、国金证券则分列第六至第十位。
相较去年同期,2024年国信证券掉出前十位列第十二,申万宏源承销保荐下滑19位排在第二十八位。广发证券、兴业证券、财通证券、东吴证券、国元证券、开源证券等券商的承销保荐收入均不足亿元。
全面注册制下,券商IPO保荐项目的通过率成为监管关注的重点。撤回数量较多的往往是投行项目较多的券商,由于项目基数大,撤回数量也相对较多。据统计,截至目前,年内共计63家券商有撤回项目。其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国金证券、华泰联合、民生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申万宏源承销保荐等券商的撤回数量较多。在保荐超20家的券商中,国金证券的撤否率最高,达到63.27%。其他如民生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等券商的撤否率也在50%-60%之间。中小券商因保荐家数较小,撤否率相对较高,部分券商撤否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