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AI是否会完全替代人类工作。在AI时代,机器智能将大幅替代人的智能,从而释放社会的生产潜能。掌握先进AI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以及做好非市场化的收入分配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
人在经济中同时扮演着供给和需求的角色。在需求端,消费是推动总需求的主要动力。在供给端,人以劳动力的形式参与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三部分。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下产出就越高。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依靠体制和技术的进步。
社会福祉可以通过人均可持续消费来衡量。虽然投资可以增加产出,但过度投资会降低可持续消费。因此,长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增加社会人均产出的主要方法。然而,在AI时代,这些关系会发生变化。尽管消费仍然是需求的终极来源,但在供给端,AI将根本性地改变人的角色。
传统上,劳动力由智能和能量两部分组成。无论是农耕时代的农民还是工业时代的工人,都需要技术和体力。随着机器的出现,这种状态发生了改变。人们开始用牛马替代人力进行体力劳动,后来又用蒸汽机、内燃机等机器进一步替代生物能。现代社会中,劳动力主要是人的智能与机器能量的结合,体能在劳动中的贡献越来越小。
即使是所谓的“体力劳动者”,如农民和流水线工人,他们的工作也主要依赖智能而非体力。例如,农民使用拖拉机耕地,工人控制设备生产,做功的是机器,而人体力的作用只是用来控制机器。随着控制系统从物理系统转变为电子系统,人体力消耗越来越少。因此,无论是在农耕时代还是工业时代,由于人的智能没有替代品,人在生产中一直拥有核心地位。
机器的应用使人们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享受前所未有的奢华生活。普通人可以在不费多大力气的情况下完成复杂且耗能的工作,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现代生活中,人们住进宽敞的房子,通过机器实现冬暖夏凉,驾驶汽车通勤,甚至周游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其背后是巨大的能源消耗。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能源利用的增长速度几乎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