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定了!2025年养老金接着涨 农民养老迎来新希望。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在全国农村引起了巨大反响。这份文件中,最让1.7亿农民激动的是关于“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内容。
文件发布的第二天,甘肃肃南县72岁的张大爷发现自己的养老金账户多了40元。村头小卖部的老李头也兴奋地向大家展示手机短信:“这次不是狼来了,钱真的到账了!”
其实这场养老金的“及时雨”早有征兆。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透露出提高农民养老金的信息。随后,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人民日报》发文,强调了这一政策。
令人意外的是,政策落地速度非常快。文件发布仅两天,全国已有8省23地开始兑现承诺。涨幅最高的肃南县直接给农民每月增加40元,相当于多买20斤大米。
长期以来,城乡养老金差距显著。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养老金月均234元,不到城镇职工的十五分之一。这种差距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城里人开始交养老保险,而农村则要等到2009年才开始实行“新农保”。更让人感到不公平的是,城市养老金连续上涨21年,而农民的基础养老金增长缓慢,有时一年只涨5块钱。
此次调整采用了“分层加码”的方式。中央财政先提高全国最低标准,地方再根据自身情况增加。例如,黑龙江全省统一加10元,江苏常州加25元,甘肃肃南县则增加了40元。这种方式使得上海老人每月能领到1490元,西部偏远地区老人也能保证不低于143元。
尽管地区差距依然明显,但政策设计者显然下了决心。文件中的“逐步提高”意味着未来每年都有望继续增长。过去养老金调整多是“打补丁”,这次更像是系统性工程。比如江苏实施“缴费超15年多领10%”政策,苏州给65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云南试点“土地流转反哺养老”,将卖地收入的5%注入养老基金,既盘活了资源又解决了资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