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米疯涨70%,中国老板连夜扛大米?农业改革试金石。未来一年,日本米价的波动将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检验其农业改革决心的试金石。
日本大米价格正在持续飙升。近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日本全国各品牌大米平均批发价格为25927日元/每60公斤糙米(约合人民币1244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0569日元,涨幅达69%,创单月价格历史新高。部分地区的5公斤装大米零售价突破4185日元(约合人民币201元),同比涨幅高达82%。
米价上升直接拉高了日本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2024年,日本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比重)飙升到28.3%,创下自198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家庭月均消费支出更是连续两年负增长。部分家庭不得不减少大米的消费量,或者选择购买价格更为低廉的进口大米。餐饮企业也受到严重影响,2024年1月至9月,日本餐饮店倒闭数量达到650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6.5%。
导致日本米价持续上升的原因并非短期供需失衡,而是日本农业政策长期僵化、市场机制失灵与外部冲击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日本政府于2018年正式废除限制水稻种植面积的“减反政策”,但其阴影仍未消散。该政策自1971年实施以来,通过强制休耕和种植补贴,将水稻种植面积限制在水田的60%左右,直接导致产能长期受限。
即使政策名义上取消,日本农协(JA)仍通过控制资金流、收购渠道和补贴分配,变相维持种植调控。例如,2024年日本大米产量虽达679万吨,较前一年增加18万吨,但流通量反而减少21万吨——这被怀疑是农协与批发商囤积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