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众旅游消费活力持续提升,带动了同程旅行、携程集团等在线旅游平台业绩大幅增长。与此同时,露营热度有所下降。近期在二手平台上,许多消费者正低价出售露营装备,甚至有卖家因实体店撤店而一折出售设备。
据《2014—2025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及带动市场规模》统计,预计2025年核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率将降至16.1%,相较于2024年降低35.7%,增速明显放缓。以咸鱼为例,原价499元的天幕帐篷如今仅售148元,原价599元的遮阳帐篷低至115元。
深圳火狐狸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的采购经理阿辉表示,2020年时,购买露营器材的消费者曾激增到平时的10倍。但2023年后,这种热度迅速消退,露营器材销售恢复到之前的水平。他认为,“露营热”是在特定时间段内吸引大量非户外爱好者购买造成的。这也导致2023年后,不少经销商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甚至需要低于成本价出清库存。
艾媒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1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从77.1亿元增至299亿元,复合增长率18.5%。2021年开始,露营营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增长率达78%。2020年至2022年期间,露营相关企业大量涌现。2021年新增注册露营相关企业突破2万家,达到21670家;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突破3万家,达到33303家。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露营地市场调研报告》指出,2023年客流量不足5000人的营地同比增加了18%,整体平均年客流只有9000多人,比2022年减少了1000人。
行业降温对相关企业也产生了影响。2023年,“露营界LV”Snow Peak结束了连续22年的增长神话,品牌销售下滑16.4%,归母利润仅剩100万日元,同比暴跌99.9%。国货品牌牧高笛同样未能幸免。2021年和2022年,牧高笛营收增幅曾达到44%和56%,但2023年骤降至1.4%,2024年前三季度则下滑了6%。2024年上半年,牧高笛总收入为8.35亿元,同比下降2.95%,净利润同比下降18.41%。其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存货规模达5.3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6.9%。
库存压力已成为整个行业的普遍难题。2024年上半年,户外露营装备集合店三夫户外的存货规模为4.27亿元,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约为37.06%。由于大部分基础露营器械属于耐用品,更新换代周期长,在市场未能吸引更多新消费者加入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企业的库存积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