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美国方面有消息称中美之间正在谈判甚至将达成协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些都是假消息,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中方重申一贯态度: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并强调对话谈判必须是平等、尊重、互惠的。
关于美方这些言论的来源和意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认为,中美之间根本就没有进行谈判,因为谈判的前提不存在。美国单边滥施关税,索要高价,这本身违背了国际法。不撤除错误的前提,根本就没有谈判的基础。中国的坚决反制打乱了特朗普政府设想的节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谈判策略实际上是正确的,就是以静制动。
本台特约评论员苏晓晖指出,美国没有诚意与中国进行谈判,却装模作样说双方在谈。特朗普用商人经商的思维处理国家间的经贸关系,明显水土不服。美国希望通过谈判信号减少自身发起经贸战带来的伤害,同时向其他经济体释放信号,表明美国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身的方案,从而对其他经济体施压。
2018年4月3日,美国宣布对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引起金融市场震荡。随后,特朗普的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称中美正在通过秘密渠道沟通,可能在三个月内解决纠纷,给市场带来信心。但中国商务部迅速回应,否认正在进行谈判,再次冲击了美国市场。
近期,特朗普一直威胁解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降息。他认为降息能降低美国债务的付息成本,避免经济衰退。然而,特朗普面临的问题是债券市场的利率飙升。国债作为“无风险之锚”,在经济不好时通常被用来稳定市场。但现在大家对国债失去信心,导致抛售国债,利率上升,增加了债务还本付息的压力,动摇了美元的信用信心。特朗普的一系列操作破坏了美国经济前景及全球对美国市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