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亲节前夕,75岁的盛海琳坐在家中客厅,目光掠过墙上双胞胎女儿的照片,声音里藏着岁月的褶皱与温暖。这位曾因“中国最高龄产妇”引发热议的母亲,在镜头前揭开了光环背后的真实人生——一面是失独后绝境求生的孤勇,一面是跨越代际的母爱坚守。
2009年的春节,一场煤气中毒事故夺走了盛海琳唯一的女儿和女婿。回忆起那场灾难,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钝痛。作为医生的她曾以为能掌控生命的轨迹,却在57岁时一夜之间跌入失独深渊。“我当时突然理解了‘忍’这个字,心字头上一把刀。我要带着这把刀继续地活着。”
绝境中,她做出惊人决定:通过试管婴儿再育子女。2010年,60岁的盛海琳生下双胞胎女儿,成为“中国最高龄产妇”。但这一选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孕期高血压、高尿酸、全身浮肿,甚至腹水危及生命。“这十个月的痛苦和失独相比不算什么,两害相遇取其轻,哪怕用命换,也要让生命延续。”
新生儿的啼哭打破了死寂,却也带来新的困局。“别人坐月子是享福,我是在算钱——两个早产儿每天6000元的温箱费用,一直持续了47天。”盛海琳语气里带着苦笑。为了抚养女儿,在孩子100天时她就提着拉杆箱全国各地奔波讲课赚钱,“带着拉杆箱去讲课,一年用坏一个拉杆箱,整整坏了10个拉杆箱。”,甚至被误解“消费苦难”。“有人骂我自私,说我这么大年纪生娃是拖累孩子,但他们不知道,是孩子救了我。”
培育双胞胎的经济压力如影随形,更棘手的是代际鸿沟。当别的母亲在辅导作业,她在与高血压和记忆力衰退抗争;当女儿们好奇“为什么不早点生我们,这样姐姐就不会死了。”她却无从解释。“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原本都可以做到的,但生了双胞胎之后,我可以不怕苦,但我怕死了没人养孩子,这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