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裁员66%背后的AI生死局 出海与转型求生!AI智能体公司Manus在3月凭借其产品惊艳亮相,但四个月后却因大规模裁员陷入舆论漩涡。Manus向媒体证实,国内业务团队进行了优化,120名员工中除40余名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总部外,其余皆被裁员。
这场人员调整早有预兆。5月,Manus三位联合创始人集体移居新加坡;6月,公司确认总部迁至新加坡,并在加州、东京增设办事处。对于裁员,Manus官方表示这是基于经营效率考量,将继续专注核心业务。
相比于DeepSeek的底层技术创新,Manus更注重产品创新。硅谷最大孵化器YC的CEO Garry Tan曾专门录制视频,赞扬Manus让用户看到了未来AI直接在个人计算机上运行带来的便利。然而,随着AI Agent深入行业毛细血管,如何通过冷启动积累足够用户并形成数据飞轮成为新的挑战。
Manus的全球化布局与去中国化与其融资进程紧密相关。虎嗅梳理的时间线显示,Manus从3月份公布内测至今,在产品端更新不多,但在融资上步伐迅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两轮融资。4月25日,其母公司蝴蝶效应获得Benchmark领投的75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跃升至5亿美元。这笔交易触发了美国政府审查,根据今年1月生效的《特定国家风险投资审查条例》,美国资本对中国AI领域的投资需向财政部报备,Manus虽聚焦AI应用开发,仍被纳入审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