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归途,心火不熄。7月9日,浙江农林大学2024级林学专业中加班的学生陈子雍在日记本上记录下这句话。半个月前,他独自骑行自行车,历时12天,跨越900多公里,从杭州临安的校园一路骑回了山东泰安肥城的家。
期末考结束前夕,陈子雍萌生了一个念头:以前高中离家近常骑车,现在大学离家900多公里,能不能也骑回去?这个寒假就曾有过的想法,在家人朋友的支持和提醒下,最终化为行动。带着这份决心,加上学校统一购买的意外保险和手机导航带来的信心,陈子雍开始了周密准备。
他用兼职攒下的800元购置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并备齐了帐篷睡袋、冲锋衣、骑行裤、打气筒、补胎工具、急救包、压缩饼干以及保障电子设备供电的太阳能板和充电宝等物资。
6月24日,完成期末考试的陈子雍从浙江农林大学临安校区出发,踏上了漫漫归途。为了避免正午的烈日,他选择清晨和傍晚多骑行,尽可能避免中午最热的时候骑行。到了晚上休息时,天气如果还不错,他就选择路边就地搭个帐篷“安营扎寨”,如果实在太热或者下起大雨,他就会就近找一个便宜的青年旅社度过一晚。
这一路并不平坦。他在朋友圈记录下艰辛:烈日以四十度的高温炙烤大地,雷电交加、暴雨滂沱时,雨水模糊视线,寒意透骨,前路泥泞。身体的疲惫一次次抵达极限。漫长的陡坡更是对体能的极大考验。
然而,旅途更深的烙印是无处不在的温情。陈子雍感慨:“这趟旅程遇到太多太多的好人了,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之一。”一位东北大哥得知他骑行千里回家,特意下车塞给他两瓶饮料并鼓励:“每个人都有梦想,加油!”主动为他烧开水的阿姨,在高邮湖偶遇并赠水的环游中国大哥……这些陌生人的善意,成为支撑他前行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