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36年“常驻鸡枞窝”火了 警魂与自然的默契!云南新平者竜派出所的年轻民警们每年都会兴奋地迎接雨季的到来。2023年7月,他们再次蹲在值班室门口,盯着地上几朵刚破土而出的鸡枞菌,这一场景已经在这个派出所重复上演了三十多年。
自1988年起,这窝鸡枞菌每年雷打不动地在雨季冒头,比许多警察的警龄还长。老民警记得,刚来时菌子就在,如今退休了,菌子还在。新来的95后警察入职第一天就听说这个传统,甚至有人调侃:“在派出所,菌子才是‘老同志’。”
这窝菌子位于值班室旁一块不起眼的泥地里。派出所历经几次扩建,唯独这块地没动过。曾有开发商看中这块地,但派出所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一位老民警说:“挖了菌窝,等于挖了派出所的‘根’。”每年七月,民警们备好锄头,雨后采菌,食堂变着花样做:炒肉、炖汤、凉拌……吃得满口鲜甜。有人提议给菌窝立个牌子,所里却觉得没必要:“它长它的,我们守我们的,自然最好。”
当地专家来看过,推测是鸡枞菌与地下菌丝形成了共生系统,孢子可能三十年前就埋在这里。但为何偏偏是派出所?为何年年准时冒头?没人说得清。网友脑洞大开:有的猜土壤特殊,有的笑称“警察正气养出来的”。而民警们更愿意相信,这是大自然给的“年终奖”——毕竟,评优评先还得排队,菌子可是雨后就到。
新民警外调前,老同志会带他们到菌窝前“上课”:“这菌子啊,比咱们谁都守规矩。”三十多年来,派出所换了几茬人,菌窝却成了最稳定的“编外成员”。有年轻警察尝试自己种菌,结果全军覆没,回头看着院里野蛮生长的鸡枞,只能摇头:“这大概就是‘体制内菌子’的觉悟。”
或许,这窝菌子终有一天会消失。但在民警们的故事里,它会一直活着——作为派出所的“活档案”,作为一代代警察记忆里的鲜味。有人说,有的传统写在文件里,有的传统长在泥土中。而者竜派出所的菌窝,恰恰两者都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