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美国当地时间10月29日收盘时,英伟达股价上涨3%,报207.04美元,市值达到5.03万亿美元,今年以来涨幅已超过50%。
在赞叹英伟达市值飙升的同时,人们也产生了疑问:5万亿美元是新的起点还是“AI泡沫”?在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为0的情况下,英伟达凭什么连创新高,直至创造新的纪录?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市值反映的是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英伟达的市值狂飙源于其在全球AI浪潮中无可替代的地位。不过,这5万亿美元超高市值里,“AI泡沫”的风险不容忽视,市场对英伟达重返中国的期待也在其中。
实际上,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10月28日称,美国必须允许在中国销售美国制造的AI芯片,以确保硅谷企业在AI领域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并警告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不仅会伤害中国,也会伤害美国。
英伟达市值连创新高的背后,关键在于全球AI需求大爆发,英伟达成为唯一的“军火商”。当前,全球科技巨头正在展开一场激烈的“AI模型军备竞赛”,训练和运行像GPT-4、Llama这样的大模型需要天文数字般的算力。目前,只有英伟达的GPU能够大规模、稳定、高效地满足这种级别的算力需求。CUDA软件生态构建了很高的护城河,使得竞争对手难以撼动其地位。
全球对H100等芯片的需求大大超过了英伟达的供应能力。各大公司为了抢购GPU,需要提前数月甚至一年下订单,并支付巨额资金。据报道,OpenAI用了约2.5万块GPU训练GPT-4,而马斯克的xAI公司更是囤积了数万块H100。
黄仁勋还表示,到2027年,仅亚马逊、Meta、谷歌、微软、甲骨文和CoreWeave这六大云计算巨头的资本支出就将增至6320亿美元。这种需求直观体现在英伟达持续飙升的业绩上,财报显示,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主要就是AI芯片)的营收呈现指数级增长,同比增速连续多个季度超过200%,利润表现同样惊人。除了数据中心,英伟达在边缘计算、AI软件和服务等领域的布局也让投资者相信其增长故事远未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