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约96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重组计划条件均已达成。融创将成为首家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
自2023年以来,融创中国的境外债重组经历了多次调整。最初,该集团采取了“化债+展期”的思路,推出含有新票据、可转换债券、强制可转换债券、融创服务股票的方案。然而,由于行业持续深度调整,市场融资功能尚未恢复,各方开始考虑更彻底的重组方式,既能从根本上化解房企债务风险,又能满足债权人的流动性需求,帮助企业构建更可持续的局面。
因此,今年融创中国推出了境外债二次重组方案——全额“债转股”。新方案将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的强制可转换债:一类转股价为6.80港元/股,可在重组生效日起6个月内转股;另一类转股价为3.85港元/股,可在重组后18至30个月内转股。此外,二次重组方案还引入了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团队稳定计划等安排,以确保主要股东能够持续为集团的保交付、债务风险化解及长期业务恢复贡献价值。
从年初宣布启动境外债重组、4月公布重组方案、6月迈过75%支持率门槛,到10月获98.5%债权人投票赞成,融创本轮境外债务重组历时十个月。在“削债”比例上,融创中国在境外债处理上较为彻底。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目前共21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获批及完成,化债总规模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融创、富力、奥园、远洋、时代中国、龙光、旭辉完成了境内及境外债重组,中梁、当代等企业则完成了境外债重组。佳兆业、金轮天地、禹洲地产、世茂、绿地、碧桂园等企业的境外债重组也已获批。近几年,华晨地产、新华联和金科也完成了重整。
出险房企债务重组的典型方式包括债转股、以资抵债、全额长展期等,核心是通过削债降低实际债务负担,并改善资产负债表,为长期恢复经营创造有利条件。融创境外债经过第二次重组,将全部削债,境内债第二次重组削债比例也超过50%。部分企业如龙光境外债重组后削债比例达70%,旭辉、佳兆业、奥园、禹州、世茂等境外债经过重组,削债比例均超过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