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喝咖啡3年累积消费37000 睡眠债引发关注!深夜,当许多人进入梦乡时,城市的灯光依旧明亮。有人在写字楼里加班,有人在床上刷手机,有人在饭局上推杯换盏,还有人在虚拟世界里奋战。这种看似常态的生活背后,我们背负了越来越多的“睡眠债”。睡眠债是指长期睡眠不足导致的睡眠赤字。
《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居民平均在零点后入睡,夜间睡眠时长普遍偏短,28%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6小时,64%的人睡眠质量欠佳。这对健康有诸多影响。浙江省立同德睡眠医学中心负责人、主任医师马永春通过患者故事来讲述应对之策。
睡眠债是指个体实际睡眠时间与身体所需睡眠时间之间的差距。成年人通常需要每晚7-9小时的睡眠,但许多人由于工作压力、娱乐活动或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睡眠不足。马永春解释说,如果每天需要8小时睡眠,但只睡6小时,一周下来就积累了14小时的睡眠债。
除了睡眠时间是否足够,睡眠质量也是衡量是否欠债的重要指标。睡得时间长不代表睡得好,重要的是睡得深沉、舒适,醒来后感到精力充沛。如果白天频繁打哈欠,依赖咖啡或提神饮料,睡眠浅且容易醒,这些都是睡眠不足的信号,应引起重视。
每一次熬夜、失眠和早醒都是在睡眠账户里透支,久而久之,欠的睡眠债越来越多,身体耐受力变差,可能导致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甚至可能引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30岁的女白领林茉(化名)长期背负沉重的“睡眠债”,最终诱发重度抑郁症。自高中起,她常熬夜至十一二点才休息,次日清晨六点又早早起床赶往学校。长期的睡眠不足让她在课堂上哈欠连连,成绩下滑。她的父母未对此予以重视,反而不断为她报辅导班,过分注重成绩而忽略了心理健康。长期的睡眠透支和神经紧绷使林茉出现睡眠障碍,无法正常上课,最终不得不求助于医生。经过治疗,她勉强考入一所普通大学,但由于家庭关系紧张,她时常心事重重,情绪低落,整夜失眠,被诊断为轻度抑郁。依靠坚强的意志力,她在对抗抑郁的同时,通过学习治愈自己。24岁时,她成功考研,三年后毕业,顺利步入职场。工作初期病情相对稳定,但三年前岗位变动让她来到杭州,陌生的环境、沉重的KPI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紊乱的作息,使得她的抑郁症状再次复发,甚至出现了躯体化症状,身心濒临崩溃,不得不辞职。在公司的心理援助组织推荐下,她求助于马永春,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目前正在通过多种药物和系统的心理疏导,努力走出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