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线城市还在为山姆会员卡精打细算时,县城中产早已在“山寨山姆”里轻松买买买——还心甘情愿多付一倍价钱。2025年,一个有趣的现象正在中国县城悄然上演:标志性的“山姆蓝”招牌出现在小城街头,只是仔细一看,菱形标志里写的不是“Sam's Club”,而是“好品优选”。这些被网友戏称为“山寨山姆”的商店,正以100%溢价销售着正品山姆商品,却依然门庭若市。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背后暗合了《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的千年智慧——山姆官方看似放任自流,实则借山寨商店轻松攻克下沉市场,实现双赢。走在县城街头,“山姆优选”、“山姆甄选小时达”等商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店铺装修风格极简明亮,使用与山姆高度相似的蓝色招牌和菱形logo,只是细节处略有差异。
店内商品与一线城市山姆门店同款,但价格却高出不少。例如,山姆App售价59.9元的1升装特级初榨橄榄油,在这些“山寨山姆”中售价高达129元;售价99元的“每日坚果”被卖到113.9元。平均溢价高达50%-100%。尽管如此,这些店铺依然顾客盈门。县城中产们似乎并不在意多花一倍的价钱,他们在意的是无需支付260元的年费,就能享受到“山姆式”的购物体验。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从广东到江西,从浙江到湖南,几乎每个没有山姆门店的县城,都能找到这类“山寨山姆”的身影。它们成为了县城中产消费升级的象征,也成就了一门意想不到的暴利生意。截至2025年10月,山姆在中国仅有58家门店,集中在25个一二线城市。要直接下沉到县城,山姆将面临巨大的运营成本和物流挑战。而“山寨山姆”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这些山寨店通过代购模式,自发地将山姆商品运送到县城。他们承担了所有的运输成本、库存风险和终端销售工作,而山姆无需投入一分钱,就实现了产品的渠道下沉。更聪明的是,这种模式为山姆培养了潜在客户。当县城消费者习惯了山姆商品后,一旦山姆未来在该地区开店,转化成本将大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