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一名法学生发帖称起诉中百仓储,事件起因是其携带日常上课用的双肩包准备进入该超市购物时,被工作人员劝阻,无法将包带入店内。该网友表示,“仿佛我不是前来消费的顾客,而是一个潜在的‘嫌疑人’。”该网友表示,其诉求是希望超市向他公开道歉,并赔偿其用于起诉的1元钱。

11月24日,发帖者小晗告诉记者,当时他戴着耳机走到中百仓储一门店大厅后,工作人员以“背包太大”为由将其拦下。此后,他先后与中百仓储客服及门店经理沟通,要求对方出示禁止携带大包入店的相关规定依据,但他认为对方未给出合理解释。“他(工作人员)的人本来是在门口,一直在背后跑到前面来把我拦了回去,我觉得他就是将背大包的消费者视为潜在的小偷,侵犯了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所以我想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随后,记者联系上涉事的中百仓储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天该同学戴着耳机往超市内部走时,防损人员起初正背对他站在门口。该同学走进超市不超过5米后,防损人员上前提醒其书包过大可将书包寄存。“因为他那个包确实有点大,我们公司也没有说非要把包包存起来,(也没有说)不存包包就把他赶出去。”该工作人员强调,整件事的过程均有监控视频可作为佐证。“第一没有人驱赶他,第二是先提示他存包,然后他离开了卖场,掉过头来,他又跑进来了,去找我们的工作人员。”
对此,湖北以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蔡巍指出,理论上,超市和消费者之间构成的是买卖合同关系,在此关系中,消费者有权选择是否在该超市消费,超市也有权对顾客群体进行选择。“实际上,消费者进入超市之前,超市已明确告知你,本超市不允许哪一类顾客进入。同时我给你提供选择项,比如说这里有免费的寄存,不加重你的负担,这个在我看来是公平合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