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深度求索与月之暗面几乎同时发布了技术路径相似的DeepSeek-R1及Kimi K1.5多模态思考模型。OpenAI在论文中提到,这两家中国公司独立发现了o1推理模型的秘密。然而,两者的命运截然不同:DeepSeek名声大噪,改变了全球AI格局;而Kimi则相对沉寂。
在此之前,没有人预料到一家由对冲基金孵化、未进行任何广告投放的AI模型能在短短一个月内打破OpenAI的神话。从数据来看,微信指数显示,近30天内,豆包和Kimi的微信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千万和2100万左右,而DeepSeek微信指数平均值达到5.9亿,峰值接近10亿,是前两者的数十倍。互联网行业也从All in AI转向了All in DeepSeek。
DeepSeek的出现让BAT等互联网巨头和AI六小龙进一步分化。一些企业选择拥抱DeepSeek,如腾讯。腾讯确认微信已上线“AI搜索”功能,并灰度测试DeepSeek-R1模型,提供“深度思考”服务。腾讯元宝也在2月13日宣布接入DeepSeek,并于2月17日正式上线自研的大模型HunyuanT1。腾讯旗下至少十数款产品已经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包括微信、腾讯文档、QQ浏览器等。
百度同样选择了拥抱DeepSeek。百度搜索称将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尽管如此,百度旗下的AI助手“文小言”APP上仅通过DeepSeek-R1模型优化了“拍照解题功能”,还未正式接入该模型。此外,阶跃星辰的“跃问”APP和MiniMax 01海外版也上线了DeepSeek-R1深度思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