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披露清华2人被采取留置措施。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月28日发布文章,提到中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在强化问题线索处置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清华大学纪委、监察专员办通过与校内巡视、审计、财务等部门合作,构建了“大监督”工作格局。该校本届党委前四轮巡视共移交21件问题线索,包括多件涉嫌职务违法犯罪的线索,并已对2人采取留置措施。去年,学校针对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进行集中整治,立案处分人数同比增长127%和56%。
清华大学纪委、监察专员办负责人表示,主要负责人与党委书记每周沟通机制已经固定下来,有助于及时研究重点线索处置,提高案件办理效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十三届党委第一轮巡视也已完成反馈。巡视期间,该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协助校党委重点关注整改任务较重的单位,特别关注教职工违规兼职和经商办企业的问题。整改过程中,校纪委、监察专员办用两个月时间推进中央审计移交的问题线索处理,最终给予10人党纪政务处分,其中5人受到重处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还印发了《关于加强中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与地方纪委监委联合审查调查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明确责任主体职责、优化审批程序等措施,提升中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执纪执法能力。根据该意见,中管高校管理范围内的公职人员涉嫌职务犯罪时,将由中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与地方纪委监委共同审查调查。联合审查调查组将以地方纪委监委为主导,中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派员参与。这种模式被认为能有效锻炼中管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其规范化、法治化水平的提升。
同时,《意见》强调在联合审查调查过程中,中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与地方纪委监委应加强会商研讨,深入分析案件,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预防和治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