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体报道了26岁的黄女士的故事,她拥有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学位,毕业后却选择留校当一名“食堂阿姨”,这一决定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乍看之下,“北大硕士”和“食堂阿姨”的对比很容易让人感到不解,但深入了解后,或许能对她的选择多一份理解。
黄女士表示,虽然食堂工作很累很辛苦,但不用脑力劳动,多休息就好。她曾在互联网大厂实习过,但每天被KPI推着走的感觉并不好受。她自认为抗压能力一般,更愿意吃体力上的苦。这种内心独白值得倾听。
朋友圈里有位大学教授对此评价说,大部分文科脑力劳动者的工作努力和工作效用之间的距离非常长,容易丧失意义感。而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效能非常高,意义也是看得见的。因此劳心者在劳力时会有欣喜之感,仿佛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
这位教授提醒,劳心者一旦从事体力劳动,不仅要虚心学习,还应该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事实上,黄女士的选择并非躺平,她希望一步步做到食堂经理,并且已经开设了一个健康餐窗口,愿景是为学生提供更健康的餐食。她的专业正是健康传播,这样的选择也显得顺理成章。
黄女士只有26岁,未来的路还很长,这或许只是人生经历中的一段小插曲。这也让人想起上大学时的经历,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能带来很大的收获,没必要区分高低贵贱。开心与否也可以成为衡量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