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者:低收入人群确实需要发钱 财政手段促消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消费者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刺激消费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提出了一种新思路:通过财政手段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以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海闻院长认为,尽管中等以上收入群体拥有较高的储蓄率,但其消费意愿受到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制约。相比之下,低收入群体因收入有限,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因此,他建议通过财政政策特别是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精准措施来提高他们的收入,从而激发消费潜力。
这一观点触及了当前消费市场的核心问题。现实中,低收入群体往往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消费主要集中在基本需求上。如果收入有所增加,他们更可能将新增收入用于改善生活质量,如教育、医疗和娱乐等方面的支出,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从多方面入手。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直接补贴以及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将财政资源精准投入到低收入群体中,提高其收入水平。例如,政府可以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税收减免力度,减轻其税负;设立专项补贴,支持低收入群体的教育和医疗开支;同时积极创造更多适合低收入群体的工作岗位,特别是在服务业和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和收入增长。
实施这项政策的社会效应显著。一方面,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能够激发其消费潜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收入增加,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明显提升,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将得到更好满足,有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此外,这也有助于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减少贫富差距,提高社会整体福祉水平。
通过财政手段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不仅能够有效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还能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并实践这一政策路径,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