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智能穿戴设备涌现,许多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商品都开发了摄录功能。然而,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合法合规的智能穿戴产品中也混杂着非法窃听窃照设备。未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制售窃听窃照设备的行为不仅违法,还可能构成犯罪,购买者也可能因此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北京朝阳检察院最近办理了一起销售具有偷拍功能智能手表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李某经营一家网店,许某受雇帮忙打理。该网店原本主要销售普通手表、摄像头、防狼喷雾等常规商品。后来,二人发现一款带隐藏摄像头的智能手表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开始在网店销售这款手表,并制作相关说明书教授客户如何操作。去年11月,二人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经鉴定,他们售卖的手表被认定为窃照专用器材,最终因犯非法销售窃照专用器材罪受到刑事处罚。
全国多地司法机关也处理过多起类似案件,涉及智能眼镜、手表、手环等。江苏省溧阳市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黄某原为一名网店店主,因生意不佳,开始销售非法设备牟利。黄某改造普通眼镜,在镜腿侧边加装微型摄像头,内置储存卡,轻触镜腿上的小黑点即可录制视频和照片。不到两个月,黄某销售了13台,非法获利8000余元。经鉴定,这些眼镜均属于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黄某因非法销售带有隐蔽摄像头的“偷拍眼镜”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1万元。
在朝阳区一家大型综合商场,记者询问了多家商户,得知知名品牌如苹果、华为、三星、小米的智能手表中没有安装摄像头的产品。一家商铺店员表示,只有儿童手表有摄像头,方便家长了解孩子动向。业内人士指出,一旦手表装有摄像头,用户可能会担心隐私泄露或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进行偷拍,出于隐私和安全考虑,许多知名品牌制造商倾向于不将摄像头作为智能手表的标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