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氟酸,又被称为“化骨水”,能穿透皮肤直达骨骼,少量接触就可能致命。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了一名误服大剂量氢氟酸的患者。

天气炎热,52岁的李叔在绍兴打工。他看到墙角有半瓶“康师傅”饮料,拧开盖子喝了半瓶——150毫升液体滑进喉咙几秒钟后,他突然感到喉咙灼烧,蹲在地上喊疼。妻子发现那不是水,而是含有2%氢氟酸和6%氟硅酸盐的除锈剂。
李叔很快出现剧烈疼痛,呕吐物中带有血丝。医院检测显示,这些溶剂足以让成年人在几小时内器官衰竭。抢救时,李叔的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氧饱和度低、血压低、呼吸衰竭、意识模糊、全身湿冷,处于休克状态。氢氟酸中的氟离子进入血液,导致血钙骤降,心脏功能受损,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也迅速恶化。
经过紧急除颤、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ECMO(体外膜肺氧合)及其他对症支持处理,李叔最终从鬼门关被拽了回来,在医院躺了十多天后顺利出院。
接触氢氟酸后如何自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相关文件,氢氟酸溶液属于危险化学品,急性毒性极高。一旦接触,应立即脱离污染源,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或黏膜15到30分钟。即使症状轻微,也需尽快就医,因为毒性反应可能会延迟出现。禁止洗胃、催吐,可以大量饮水、牛奶或蛋清来中和氟离子并保护消化道黏膜。氢氟酸中毒的严重性与接触浓度、时间及处理及时性密切相关,无论暴露程度如何,均需视为急症处理,避免延误救治时机。从事实验室操作员、电子厂蚀刻工人、玻璃雕刻师等高危职业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