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明年赤字率在4%左右!陆挺,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认为明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但强调财政支出的方向比规模更重要。他建议资金应集中用于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如清理过去几年积累的债务链条,特别是在房地产行业。
在周五举行的“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展望”媒体交流会上,陆挺表示,明年的赤字率预计将明显高于今年的3%,可能达到4%左右;超长期国债发行额度有望从今年的1万亿元提高到1.5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额度也将显著增加。政府融资规模预计比今年增加约3.5万亿人民币,相当于GDP的2.6%左右,体现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陆挺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调整和改革来实现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市场出清非常关键,要把钱花在解决最关键的问题上,尤其是清理房地产行业的债务问题。房地产行业曾占中国GDP的四分之一左右,占居民财富的70%,贡献了近40%的财政收入。自2021年开始的大规模、大幅度、长时间的下行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直接冲击,并对财政体系造成了间接影响。
他还提到,重塑财政体系特别是央地关系也很重要,要使地方政府进入良性竞争状态。考虑到卖地收入的萎缩,央地税收分配比例应该更多向地方政府倾斜,把财力留在地方。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应更加透明合理,根据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进行调整,形成良性的转移支付机制。
货币政策方面,陆挺表示,在当前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降息空间有限。他预计明年将有两次降息,累计下调0.3个百分点。他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非典型的周期下行或需求不足,而是带有某种结构性因素的周期下行。因此,简单的财政刺激和货币政策调整可能难以完全解决问题。
陆挺还提到了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争端以及当前拜登政府推出的“小院高墙”政策,都对中国科技进步、外国公司在华投资和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产生了影响,因此需关注这些因素对中国出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