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顺风互助不能给人添堵。近日,一名19岁大学生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消息称,自己乘坐“嘀嗒出行”顺风车时,在高速路上被司机赶下车,并称脚踝受伤。她表示原本打的是独享顺风车,但被告知还有其他乘客,因拒绝司机绕路办私事而被赶下车。据了解,涉事司机李某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已被行政拘留。
这起事件引发了公众的热议,特别是乘客被司机在高速路上赶下车的行为,被认为十分危险且违反平台规则和交通法规。对此,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涉事车主账号已被永久封禁,平台已向警方提供录音等证据,正协助相关部门处理此事。
根据平台合乘协议,顺风车车主与乘客之间属于民事互助行为,行程时间的确定性无法保证。如果因路况或其他原因导致车主无法及时完成行程,乘客应尽快选择其他交通方式。顺风车车主与乘客之间的平等互助是基本前提,双方应通过友善沟通、协商解决问题。
从公开的录音显示,乘客上车迟到了20分钟且着急赶飞机,行程紧迫。在这种情况下,司机选择绕路办私事,乘客难免会感到不满。然而,乘客将误机归咎于司机并索赔费用的做法并不合理。这种矛盾激化已经违背了顺风车“友善、平等、和谐”的初衷。
顺风车的载客规范也存在许多细节问题。顺风车依赖车主事先发布出行信息,线路相同的人可选择乘坐合规车辆出行,乘客分摊部分成本或达成免费互助。尽管初衷是为了非盈利目的,但由于审核门槛较低,市场中仍存在以“顺风车”名义进行非法运营或多平台拼单的现象。
此次事件中,平台需要明确回应司机车上是否有其他乘客,以及下高速拿病历是否属实。简单地依靠合乘协议中的免责条款无法避免类似矛盾再次发生。顺风车模式已出现多年,相关规范也越来越完善。平台应进一步完善监督和投诉机制,保障司乘双方权益,为司机和乘客带来更多便利,使顺风车真正实现其应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