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墓前多了一袋特殊的稻米 中非友谊的见证_网络热点_资讯_微发商务网

袁隆平墓前多了一袋特殊的稻米 中非友谊的见证

   2025-06-12 08:42:31 新浪微发商务网33
核心提示:袁隆平院士墓前近日出现的一袋特殊稻米,承载着中非农业合作与友谊的深刻意义。这袋稻米来自非洲冈比亚农民穆萨·达博,是他亲手种植的中国杂交水稻丰收后的成果

袁隆平墓前多了一袋特殊的稻米 中非友谊的见证!袁隆平院士墓前近日出现的一袋特殊稻米,承载着中非农业合作与友谊的深刻意义。这袋稻米来自非洲冈比亚农民穆萨·达博,是他亲手种植的中国杂交水稻丰收后的成果。穆萨曾在2019年放弃美国高薪工作返乡经营农场,初期因技术落后面临困境,后在中国隆平高科团队指导下引入杂交水稻技术,将农场从3公顷扩展至100公顷,单产提升至当地平均水平的三倍。此次他跨越万里,带着新收割的稻米专程来到长沙,既是对袁隆平技术指导的感恩,也是对“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实践汇报。

这一举动背后体现了中非农业合作的多维度成果。非洲国家如马达加斯加、冈比亚等20多个国家引进了中国杂交水稻,单产普遍提升两到三倍。马达加斯加甚至在2017年将水稻图案印上国家货币,以此致敬袁隆平。此外,中国已向非洲派遣500多名农业专家,培训近9000人次,并建立了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涵盖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穆萨还携带了一幅油画祭扫,画面描绘中非专家共同操作现代化农机的场景,象征技术共享带来的共同繁荣。

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正通过全球合作逐步实现。目前,超过百万非洲农户受益于中国农业技术,而杂交水稻在非洲的规模化种植也推动当地建立起咖啡、坚果等产业中心,形成双向经贸互动。这一袋跨越山海的稻米,不仅是个人感恩的具象表达,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农业领域的生动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微发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微发商务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cn.wlchinahc.com/news/wfmy906983.html

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今日资讯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微发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资讯与建议:wfxx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