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调查》栏目组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村里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新公厕常年挂着锁、关着门,成了村民口中“只好看不好用”的摆设。一边是崭新的公厕紧闭大门,另一边则是村民无奈继续使用“脏乱差”的老旧旱厕。
部分群众提供的视频画面显示,这些公厕外观设计精巧,选址贴近村民日常活动区域,规划上确实考虑了便民需求。然而,这些本应常年开放、随时能用的公共设施却被长期锁着门、闲置着,村民们只能看不能用。
公共厕所的建设与管理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乡村环境卫生和生活品质。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中明确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农村公共厕所,加快建设乡村景区旅游厕所,落实公共厕所管护责任,强化日常卫生保洁。
记者来到运城市稷山县进行调查,当地不少村民反映,这两年村里确实新建了公共厕所,看上去干净整洁、设施齐全,但村民们却很少使用过,有的公厕甚至从未向村民开放过。在这些大门紧锁的崭新公厕不远处,旱厕刺鼻的异味扑面而来。村民们表示,新建的公共厕所只有村里有活动或领导来视察时才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