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重庆渝北区的任女士发现地下车库一辆无人操控的汽车在行驶和泊车,这让她感到不安。她希望法律能明确无人驾驶车辆的责任问题。对此,车企回应称目前智能驾驶技术属于L2级别的辅助驾驶,仍需驾驶员掌握。同时,车企也呼吁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尽快完善。
智能驾驶被视为未来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其潜在的风险和责任界定问题仍然存在。一旦发生事故,如何确定责任归属成为关键。近日,武汉市和北京市分别公布了《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和《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标志着地方立法在支持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50多个城市出台了自动驾驶的相关法规,为国家层面的立法积累了经验。
关于智能驾驶汽车的责任认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凌寒表示,在当前背景下,我国主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民法典的规定进行归责。对于L2级别的智能驾驶汽车,驾驶员仍需承担注意义务。因此,判断责任时需要综合考虑驾驶员的行为,如是否观察周围环境、是否持续监管智能驾驶系统等。
全国政协委员张毅认为,对于非高度自动化的智能驾驶汽车,交通事故归责可以适用现有法律中的过错原则。而在高级别自动驾驶(L4和L5)情况下,由于驾驶员角色模糊,归责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他指出,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已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上路条件作出规定,并强调通过保险来赔偿可能造成的损失。
尽管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不断出台,但智能驾驶领域的立法仍面临诸多挑战。张毅提到,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使得精准归责变得困难。此外,智能驾驶系统的伦理困境以及产品责任认定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张凌寒补充说,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速度快于立法进程,导致立法滞后。她建议,应尽快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智能驾驶汽车的责任分配,并重视智能驾驶系统的伦理规制。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共同努力,有望为智能驾驶汽车的安全与规范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