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四要扫尘。腊月二十四,是民间传统中的“扫房子”之日。《吕氏春秋》中记载了春节前扫尘的习俗,这一活动最初是为了驱疫病、禳灾邪,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大扫除。到了唐宋时期,这种习俗已经非常盛行。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除夜》中描述:“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尘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经过千年传承,扫房成为春节前不可或缺的重要习俗。
“尘”与“陈”谐音,扫房寓意“除陈布新”。古人认为这是对过往岁月的告别,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扫房象征着摒弃陈旧落后的事物,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断进取、追求新生的精神特质。同时,扫房也有驱除病疫、祈求安康的愿望,反映了古人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彻底的大扫除,从室内到室外,从墙角床下到屋柱屋梁,无一遗漏。门窗玻璃擦拭得明亮通透,家具器物也焕然一新。老一辈人常用竹叶扎成扫把打扫,因为青绿竹叶被视为刚阳之物,具有去旧迎新、驱阴除秽的效果,寄托着人们辟邪祈福的心愿。
打扫顺序也很讲究。如果去年全家运势顺遂,就从大门口开始往屋内清扫,寓意将好运气收入家门;如果运势不佳,则从屋子最里面扫向大门口,意在将晦气扫出家门。此外,人们还会在年前剃头沐浴,以全新面貌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