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多项合规指引,旨在督促和引导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保障平台内小微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些指引包括《服务协议与交易规则合规指引》、《信息公示与披露合规指引》以及《禁限售商品管理合规指引》。
《服务协议与交易规则合规指引》强调网络交易平台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和完善服务协议与交易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及平台内经营者的合法利益。该指引还要求建立修订程序和公示制度,确保规则透明,并禁止编造、修改、删除或屏蔽消费者评价信息,避免误导性展示信息。此外,指引指出网络交易经营者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者同意收集与其经营活动无关的个人信息,特别是敏感信息需单独授权。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
《服务协议与交易规则合规指引》还规定,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时,必须在相关日期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同时提供简便的取消或变更选项,且不得收取不合理费用。对于商业性信息发送,《信息公示与披露合规指引》明确要求明示真实身份和联系方式,并提供拒绝接收的方式。针对搭售商品或服务的情况,网络交易经营者需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不得将任何选项设定为默认选择。虚拟形象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时也需显著标识。
社区电商平台需要公示自提点或门店名称、地址等信息;小程序平台则要验证运营者的真实身份并公示其备案信息;聚合平台负责公示入驻平台的基本信息,并支持入驻平台公示其内部经营者信息。
《禁限售商品管理合规指引》要求网络交易平台建立并更新禁限售商品清单,规范信息公示、信息披露和宣传培训,在商品发布阶段进行动态审核,定期检查商品合规性,设立检索管控机制防止不当展示。鼓励引入“神秘买家”、“吹哨人”制度以加强管理。
专家认为,这些新规有助于提升平台、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促进网络交易市场的公平、公正和诚信,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