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常态化养犬专项整治行动,旨在通过刚性约束促使养犬人履行责任,以执法行动明确文明养犬的底线。近年来,随着一些犬只伤人事件的发生,养犬问题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3月1日,关于重拳整治犬咬伤人问题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起广泛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雅安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型犬和烈性犬等犬类伤人事件易造成受害者感染狂犬病或重伤甚至死亡,具有恶劣的社会影响。此外,犬吠扰民、犬咬伤人、随意弃养等问题也降低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和安全感。依据现行法律,恶犬伤人后基本赔钱了事,违法成本低,法律法规的约束力不强。尽管许多城市有养犬管理条例,但在治理中仍然面临执法难的问题。例如,一些人不习惯牵狗绳,即使知道犬只会伤人仍会放养。还有一些违规养犬人对执法不配合,在狗咬伤人后不愿赔偿或无力赔偿,导致纠纷频发。
犬吠扰民、犬只伤人的根源在于养犬人的懈怠与漠视。部分养犬人缺乏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导致矛盾问题频出。庹庆明建议相关部门出台“关于办理涉及养犬案件的适用法律解释”,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养犬造成的他人人身财产损失或其他社会危害,构成违法犯罪的,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法规追究责任。他还建议统一公布全国禁养犬、大型犬名录,将更多危险性犬只纳入全国禁养犬名录,并禁止携带犬只进入设有禁止动物进入标志的公共场所,对拒不执行者依法进行处罚。
治犬关键在于治人,还需解决管理上的短板。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流浪犬的治理,组织清查禁养犬繁育和销售渠道,从源头解决问题。各地政府部门要常态化组织开展养犬专项整治行动,重拳整治犬吠扰民、犬咬伤人等问题,进一步加大普法和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规范养犬的认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最大程度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