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解读缅甸大地震 内比都附近风险高。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境内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通报,此次强震造成全国约1700人死亡,约3400人受伤,约300人失踪。毗邻的泰国、老挝等地也有强烈震感,并出现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建筑倒塌。
这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17次六级及以上地震,也是今年最大地震。地震震源浅、震级大,形成了巨大的破坏力,余震不断。缅甸面临的灾害风险以及全球地震活动引发关注。
日本作为地震多发国家,长年来致力于地震活动观测和防灾对策。日本东北大学灾害科学国际研究所教授远田晋次和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地震灾害研究中心教授西村卓也提醒关注缅甸首都内比都附近发生强震的风险。
此次地震位于实皆断裂带,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全长超过1200公里,贯穿人口稠密的城市曼德勒和内比都。西村卓也认为,这次地震是“实皆断裂带”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同时破坏了实皆断裂带南部的“实皆段”和“密铁拉段”,其中密铁拉段已有120年以上未发生地震,属于长期积累应力的一次性释放。
远田晋次则持谨慎态度,指出过去地震震级估计存在约±0.1的误差,无法确定本次地震是否为“实皆断裂带”上的最大规模地震。此前已有研究论文指出,此次地震区域为地震空白区,长期未出现显著地震,因此已受到高度关注。
根据缅甸气象水文部门通告,截至30日上午共报告25次余震,其中最高震级为7.5级。西村卓表示,主震规模越大,“诱发地震”风险越高,需要密切监测,特别是实皆断裂带的南段。远田晋次进一步指出,断层运动更可能出现在已发地震断层的延伸部位,内比都附近发生下一次大地震的可能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