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近百个住宅小区正在经历物业费下降的情况,降幅从10%到50%不等。这种现象被视为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传导至物业服务市场的结果。自去年年中以来,重庆、武汉等多个城市相继推出物业费下调政策,兰州和长沙等城市还明确了空置房屋物业费的减免政策。
杭州萧山东旭府小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尽管该小区前期物业连续两次下调物业费,从3.1元/平方米·月(含能耗费)降至2.3元/平方米·月(不含能耗费),但最终仍被解聘。这表明业主们真正关心的是优质的物业服务,而非单纯的费用降低。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优质服务需要合理的价格。虽然重庆在2023年推出了物业费强限价政策,但预计不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潮流。政策鼓励优质优价,有望扭转市场对物业服务行业的定价和盈利能力预期。
杭州国之璟府是少数成功降低物业费的小区之一。该小区规模不大,有769户住宅业主。2019年交付后,由融信服务负责物业,当时的物业费标准为高层3.3元/平方米·月,排屋4.8元/平方米·月,均不含0.5元/平方米·月的能耗费。2022年,小区启动物业选续聘流程时,业委会要求新物业带资进场。尽管这两年物业核算下来亏损,但保利物业依然坚守阵地。
事实上,在杭州,近年来小区物业费涨价的案例远多于降价。例如,滨江区温馨人家小区在2017年的物业换聘过程中,许多业主选择龙湖物业,即使其物业费比原先翻了一倍。去年4月,滨江浦沿的钱塘玫瑰湾小区也通过投票将物业费从2.25元/平方米·月上调至2.75元/平方米·月。
众蚁社区创始人韩冰认为,物业行业确实改变了过去只涨不降的情况。在上海、浙江等业委会成立比例较高的地区,物业费更多由市场竞争决定。从去年开始的“降费”主要发生在未成立业委会且前期物业费较高的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