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了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为各类养老机器人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提供了基准。这引发了关于机器人养老时代是否即将到来以及养老机器人是否靠谱的讨论。
在太保家园成都社区,早上七点,机器人“洋洋”自动唤醒后,开始在屋里静音行走寻人。它来到李奶奶床前,问候她并播报当天天气情况,还提醒李奶奶参加上午十点养老机构举行的插花活动。这样的场景展示了养老机器人正在加速走进现实生活。
春节期间,外骨骼机器人辅助老人攀登泰山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揭示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目前市场上的养老机器人按功能和应用场景主要分为三类: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相比,养老机器人还处于发展初期,但一些使用者已感受到相关产品带来的便利。例如,沈阳一位七旬老人张先生使用下肢外骨骼训练器,逐渐恢复了正确的行走姿势。
尽管养老机器人发展前景广阔,但当前仍存在技术不够成熟、价格普遍较高、配套服务不足等问题。在深圳养老护理院,老人们可以与机器人下象棋、享受机器人艾灸理疗,但机器人操作复杂,需要护理员协助完成。产品的感知与交互能力仍是亟待破解的难题。此外,养老机器人的价格也较高,一款带有AI人机互动对话、在线医疗问询等功能的智慧养老机器人价格超过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