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对华滥施关税,中方已根据国际法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采取必要反制措施。4月9日晚,中方再次新增多项对美反制措施: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同时,中方再次起诉美方最新加征关税措施。同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一份长达2.8万字的白皮书,其中强调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平衡性。综合考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本国企业在对方国家分支机构的本地销售额三项因素,中美双方经贸往来获益大致平衡。长期以来,美国刻意强调巨额贸易逆差让其“吃亏”,但这种看法并不全面。事实上,中国占美国货物贸易总逆差的比例连续六年下降,从2018年的47.5%降至2024年的24.6%。而在服务贸易方面,2023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为265.7亿美元,显示出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的显著优势。此外,2022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高达4905.2亿美元,远高于中资企业在美786.4亿美元的销售额。
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最大逆差来源地,逆差规模总体呈现扩大趋势。2001年至2023年,中美服务贸易额增长了6倍,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年度顺差扩大11.5倍至265.7亿美元。专家指出,如果美国继续一意孤行,中方不排除利用服务贸易手段进行反制。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长期顺差,若持续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将给美国的服务业出口带来严重危机。
美国相关产品产能有限,对华出口能力不足。2020年中美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但美方指责中方未充分履行协议,导致贸易逆差。实际上,美相关产品如波音公司飞机产量大幅下降,影响了对华交付。此外,部分美国产品在价格、安全等方面竞争力不强,也影响了中方企业的进口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