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建设中的成渝中线高铁预计开通后将以时速400公里运营,届时成渝两地之间的通达时间将缩短至50分钟。这一消息由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安路生在7月21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透露。
发布会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到22.4亿人次,同比增长6.7%,创历史新高。安路生指出,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支撑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路网支撑作用增强、运输保障能力提升以及区域通达效率提高。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高铁营业里程增加了1万公里,形成了“八纵八横”的高铁主框架,全国19个主要城市群均实现高铁连通。西部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快速增长至6.6万公里,同时许多现代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和铁路货运物流基地建成投产。预计这五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
在运输保障方面,已有20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开通,总长近7000公里。今年暑运期间,北京到沈阳、杭州到长沙等线路实现了时速350公里运行。铁路货运每天装车量超过18万辆,其中80%用于煤炭、粮食、化肥、石油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稳定运行。
此外,京津冀地区已实现市市通高铁,核心区形成1小时通勤圈,相邻城市间形成1.5小时交通圈。长三角地区每天开行动车组已达2400列,实现公交化运营。成渝双城间每9分钟开行一列高铁,每日来往人员超过100万人次。
安路生还提到,正在编制的“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将重点从完善铁路网络、提升运输效能、降低物流成本三方面着手,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出行和货物运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