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的这颗雷早在半年前已埋下 选品剧变引发争议!半年前,山姆的选品策略经历了一场剧变。随着沃尔玛将战略重心转向增长和利润,山姆内部也开始了压力测试。货架上的一些新品短暂出现后很快消失,一些爆品的质量或规格开始缩水。同时,不少普通商品悄悄上架。
一块好丽友派引发了中产消费者的不满,揭示了山姆在残酷竞争下的变化。王伟是一名山姆代购,他发现这家以“新奇特”商品闻名的超市突然出现了许多街边常见的品牌,如泸溪河、盼盼、洽洽等。这些商品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讨论,甚至有人质疑山姆为何变成了路边小卖部。
最初,一些产品突然下架,包括杨枝甘露、巧克力牛奶等。随后,一些商品的品质开始缩水。例如,成箱的水果只有最上层的个头大,肉类投诉增多,一次性手套和垃圾袋变得更薄更小。面对质疑,山姆选择给国产商品换上洋名,如盼盼变成法风“PANPAN”,洽洽变为“ChaCheer”。这种做法让会员感到被愚弄,他们向沃尔玛总部写信控诉不满。
早在半年前,山姆的选品策略就开始剧变。2024年下半年的财报电话会上,沃尔玛强调增长和利润,具体措施包括增加付费会员数、销售额和全渠道扩张。作为增长引擎,山姆不能自外于集团的战略。采购部门最先承压,今年开年,中国山姆减少从北美进口商品,更多依赖本土品牌。山姆加快扩张脚步,提升商品上新速度,从市场调研到上架时间缩短至半年内。
周海龙是沃尔玛集团内部采购员,他感受到公司变得更具狼性。领导要求整个品类销售额涨幅必须达到30%,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0%。任务分配下来,选品变得困难,低利润商品难以通过审核。山姆对选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货价最低、毛利率超过20%,且市面上少见的商品才能上架。